中日全面战争的战力解析
郑浪平
《不朽的光荣 - 第二次中日战争史》第二十章
中国是在战争的各个层次上,都落后于日本,但是中国一直
掌握战略的主动,中国人不怕牺牲,结果获得了最后胜利。假如
用最为简单的方式来归纳中日之战的胜败基本原因,那么就是中
国做到了“纵使战到一兵一枪,中国也决不停止抗战”,但是日
本做不到“一亿人玉碎”的牺牲。
中日战争可以说是是一场典型“跨越时代”的遭遇战,其主要的关键,
不仅在于双方武器装备上的巨大差异,更在于总体国力,举凡经济、社会与
文化结构上的差别。当时的日本,已是一个工业化的军事强国,无论是社会
组织与国民观念,都已能适应现代化的总体作战。但是当时的中国,却仍在
落后与农业化生产的社会结构之下,因此难以发挥总体作战的能力。同时日
本对外的作战力量是团结一致的,中国则有着国、共对立以及各地山头的分
裂问题。
所以,在讨论中日双方的有形战力对比,虽然可以作出数量化的分析,
但是由于其中结构的不同,很难单凭数量化的对比,而得知其中真正的差
异。这就是为什么全球各国的军事专家,对于中国抗日战争能力的评估,与
事实的表现,会有非常重大落差的原因所在。只有透过中国军民所付出的
血、泪、牺牲,才能发现真正事实的层面。
第215页
20.1 中日双方总体国力的比较
当时,日本已是二十世纪的军事强国,有着健全的工业化生产基础,陆
海空军队所使用的先进武器,全部是由自己设计与生产的,日军又有先进以
及完整的军事组织体系与半世纪以上的征兵制度,因之日本的军力,无论是
装备还是人员,都是现代化的作战结构。而中国还是处在十九世纪的落后国
家,主要的军事观念还是来自一批前清遗老的领导人物,仍然以复杂的个人
关系作为运作的基础,率领一支近乎文盲的军队,刚刚开始知道运用买来的
一些二手军火,国家既没有工业化的经济结构来支持战争的后勤需要,就连
征兵制度以及全民动员的总体战,还是完全在摸索的阶段。
从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九一八事变)日本开始入侵中国东北的领土
起,中日双方就处在不断地对立与危机之中,其中也经过几次局部与激烈的
战火冲突,但是中日双方一直没有正式的宣战,中国在近五年又十个月的折
冲与忍让下,被日本占领了整个东北,一半的内蒙古,三分之一的河北省,
五千多万的中国人成为亡国奴。日本在中国的境内,事实上取得全部帝国主
义宗主国为所欲为的特权,但是日本对于自己能否取得对抗苏联及与美国决
战的战略优势,仍然充满着不确定,因此对华的侵略也就逐步地越陷越深,
终于在卢沟桥事变的冲突中失控,迫使中国选择了最后关头的全面抗日作
战。
中日双方这场全面与持续的历史大决战,总共进行了八年一个月又三
天,两军双方总共进行过二十二次的会战(双方动员兵力在十万人以上),
一千一百十七次以上的战斗(双方兵力在一万人以上),以及三万八千九百
三十一次的小型接战,中国军方伤亡了三百六十万人,日军伤亡了一百一十
万,中国平民死亡了三千五百万人,接近六千亿美元的财产以及无数的文物
遭到日军的摧毁与劫掠。
以战争规模而言,这场决战的确是中国历史上最大与最为惨烈的战争,
虽然最后中国终于与盟国一起战胜了日本,可是结局却是最为奇怪的悲剧:
日本这个侵略者、战败国不但能够全身而退,不负责一文钱的赔偿责任,甚
至能够保有它所侵略的琉球群岛1。为全世界的正义、和平牺牲最大的中国,
除了得到了一个战胜国的头衔外,只有无数军民的死伤,及社会与家族累积
___________
1
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下,又实际控制了根本是中国领土的钓鱼台。
第216页
数世纪的基础完全被侵略者的战火消耗殆尽;虽在名义上成为创立联合国的
四强,但是却丢掉了外蒙古二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还加上将东北的交通动
脉、港口无偿给苏联使用2。
在中日两国正式全面开战时,日本全面现代化已经有半世纪以上的基
础,日本帝国在当时是全球最强的陆军与海军国之一,它又拥有堪称世界一
流水准的工业基础,能够大量生产及自己研发最为先进的陆海空军武器。当
然最为重要的是,日本近乎全民皆兵的总体战争体制,日本全国最为优秀的
年轻人,都以参军为荣,军队体制完整,军官与士兵的训练与素质都有很高
的水准,因此日军的战斗力,单以陆军野战师的有形兵力、火力相比,中国
陆军(当然是与整编后的中央军)与日军需要三比一才能平衡。
但是事实上,就连中央军完成整编的二十个师的陆军部队中,大部分的
德式装备也没有运到,若是以中国地方诸侯军队的兵力与火力作为比较,华
军对日军需要五比一,甚至是八比一,才能达到战力平衡。如果加上日海、
空军、战车与毒气的联合作战,日军更是占到绝对的优势3。
而反观中国,就算在开战之时,全国还不能算是达到真正的统一,将近
一半地区,还是维持半独立的状态,现代化的工业只在沿海商港零星的出
现,国内连主要地区的道路交通,都没有完成,除了陆军使用的轻兵器与弹
药可以自行生产(其实数量不足,质量也很差),陆军重武器与海、空军的
主要作战装备,还是全靠进口,不但经常是有钱买不到货,而且最多也只能
买到别国淘汰的二手货而已。
军队战力低落的最为主要问题,还不在火力装备的不足。当时的中国饱
经军阀割据的战乱,中国人民普遍看轻军人地位,当兵是走投无路的暂时选
择,一有另外的机会,还是离开部队,军官的素质也是一样的低落,根本没
有现代化科技的常识,不会运用现代化的作战方式(当然有少数的例外,中
央军校即是一例,后来的知识青年从军又是一例),而中国部队之间的所有
无线电通讯,从战争开始到结束,日军都能监听与解破,更是造成中日战争
中,华军在战场上失利的重大原因。
但是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对于政府不能立刻抗日,一向是“动口又动
手”的,不过自己却少有参军的,造成爱国青年与文人,打中国政府内行,
___________
2
苏联对中国的侵略,还是经由两个自诩为世界上最民主、最先进的国家秘密同意与授权
的。
3
日本军方的对华作战计划,就是采取八比一的中、日军队数量比率,进行规划的。
第217页
打日本兵罕见的局面。直到知识青年从军的运动兴起之后,中国的抗日精
神,才真正突破了这个扭曲的结构。在军事专家的眼中,中国的部队有如拿
着破旧武器的“苦力”,是自卫队与民团的形态,根本还不懂得现代化正规
作战的战术。中国军队最大的问题是,将、校缺乏战略与战术的兵学修养,
军队缺乏强大攻坚的火力,更没有高效率的后勤系统支援。当然中国也没有
工业化的经济基础,与现代化的社会动员结构,可以支持全面的战争。这些
就是国际战略专家,根本不看好中国作战的原因了。
20.2 双方军力的对比
就双方军力的比较而言,日本的陆军常备兵力为十七个师团,三个航空
司令部,以及炮兵、骑兵、战车、化学兵等特种部队,总兵力三十八万,但
是拥有四百万服过兵役,可以直接动员参战的后备部队。当时日军的师团,
兵力编组上,相当于我国的军,最高指挥官是中将;日本的旅团,相当我国
的师,最高指挥官是少将编阶;日本的联队,相当我国的旅,最高指挥官是
上校编阶。日本“军”的编组,弹性极大,兵力比中国的集团军还要大。
当时中国的陆军部队共有一百八十三个师,以及炮兵、骑兵等特种部
队,总兵力为一百八十万人,但是这些部队的编组、装备、训练,可以说是
比“八国联军”还要复杂与混乱。真正经过整编的部队,只有二十个师(同
时多数的进口武器还没有到手),同时华军根本没有受过军训的后备部队,
征兵制度也才刚刚开始在部分地区试办,因此当时中国的人口虽多,但是能
够征用的兵员却相当的缺乏,素质更低(单是体检就有一半以上不及格),
因此部队的实际人数,比编制上的规定要少许多,当时叫做“空名”。
在陆军战力中,日军拥有训练严格有素的军士官兵,以及重炮火力、加
上战车、灵活的通讯设备以及大杀伤力的化学武器,并有良好的海空火力支
援,更为重要的是,日军对于中国的情报搜集,可以说是非常的深入与完
整,后勤与兵力补充非常的具有效率(日军甚至拥有中国内地详细与精确的
地图,但是华军却有时连粗略的地图都没有)。反观中国陆军部队在战场作
战时,最为缺乏的是攻坚的重炮、反战车(坦克)武器及步兵用的轻重支援
火力,此外中国军队的通讯与保密均差,后勤、医疗(几乎完全没有医疗可
言)与兵力补充系统,可以说是乱无章法。
第218页
在海军而言,日本拥有完全自行设计与生产的世界一流的海军武力,日
本有全球首屈一指的主力舰、航空母舰等完整的舰队,共有二八五艘大型的
军舰,海军总吨位为一千四百万吨。而中国只有能够在内河与沿岸活动、小
型、陈旧的舰艇五七艘,五万九千吨。因此以海军的战力而言,中国海军与
日本海军是连正面交火的能力都不具备,只能进行偷袭、爆破以及施放水雷
作战。
就空军而言,日本拥有自己设计与生产的各式空军飞机,其中属于陆军
的航空部队有三十个联队,一二八个中队,一四四三架战机。属于海军的飞
机共有七三〇架,部署在航空母舰上。而中国只有购买二手与拼装的各国不
同型的飞机三〇五架,分成三十二个中队,更不要提中国的训练与后勤支
援,在系统、经费与训练上的复杂与落后了。
因此根据当时协助国民政府的德国军事顾问估计,假如中日双方一旦进
行全面战争,中国的海军在一星期之内就失去战力,中国的空军可以支持一
个多月,中国的陆军最多可以维持六个月,而中国的军火后勤生产量,也最
多能够支持六个月的战争耗损4。最糟的是,中国主要的工业与军火生产中
心,只有点的分布,而且大都在日军第一波攻击距离之内。所以西方军事专
家的观点看来,日军只要在会战的战场上,歼灭中国几个精锐的集团军,再
占领以及摧毁中国的军火工业生产地,中国实在就无法再打下去了。
从当时的国际局势来说,日本与德国、意大利签订了轴心协定,至少在
外交上,有欧洲强国的呼应。虽然苏联一直是日本最大的潜在敌人,日、美
的关系也存在着矛盾,但是在当时,国际社会是以绥靖主义为外交主流,因
此日本可以无视国联的呼吁与九国公约(Nine-Power Treaty)的要求,任意地
侵略中国,而不至于担心自己受到外交与经济的孤立。而在当时,除了苏联
要利用国民政府来消耗日本战力,因此决定给与中国一些实质的战争后勤支
援之外(还是在国民政府容共之后才开始),德国是考虑到蒋介石剿共的政
策,以及防止蒋介石倒向苏联,因此是中国最大武器供应国(但是关键的三
十个整编师、全德式武器的交易,并未成功),并且允许德国军事顾问在华
帮助蒋介石训练军队,拟定战略,而美国、英国都只愿意和中国进行一些武
器的交易,并不愿意直接卷入中日之间的冲突。
___________
2
在决定全面抗战之前,蒋介石曾经实在地告诉胡适,中国若全面抗战,后勤生产最多可以
支撑六个月的作战消耗。
第219页
除了这些国家不愿与日本爆发战争之外,另外的原因,就是根据国际战
略专家的分析,中日之战,日本将居于绝对的优势,中日战争的时间单位将
是以月来计算,因此任何对华的实质军事援助,在时间上都来不及发挥功
效,而只会平白的得罪日本而已5。当时西方国家的评估是,中日全面战争
一旦爆发,最快一个月,最慢六个月,中国就会失去一切的作战能力,而向
日本无条件投降。因此“三月亡华”论,并非日本强硬派军方一厢情愿的夸
大说法而已,而是有科学分析、实际数据来支持的专家共识。
20.3 中国民族主义所激发的潜能
不过,这些“科学”与“数量”的作战能力对比,是没有办法了解中国
民族主义所产生的那种死里求生的牺牲精神 -- 中国人所承受日本的欺凌与
侵略已经够多了,中国人有着宁愿战死,也不愿屈服的共识与决心。虽然中
国军队在训练、装备与后勤方面,的确不是日军的对手,但是中国军民在维
护国家民族生存与尊严的自卫作战中,所表现出来优秀的潜能,的确改变了
许多战前的预估,中国能够在日军绝对优势火力与战力下,遭受到近乎无法
计算的死伤与打击,却竟然能够坚韧不拔、支撑下去,甚至能多次反击而让
日军遭到重创,因而的确一而在、再而三地改变日军大本营对于侵华战争预
估,以及让西方军事专家感到震惊甚至是尊敬。中国能够孤军与日进行长达
四年又五个月的全面战争,让日本无法解决中国事变,这就是中国民族主义
的胜利,当然也是中国人民数不尽的牺牲所换来的成果。
事实上,日本将卢沟桥事件扩大为华北事变之时,是绝对没有想到,这
会是中日之间历史大决战的开始。当时日本的参谋本部坚决认为,日本的世
仇大敌绝对是苏联,而日苏之间的历史决战随时可能展开;其次是日、美之
间的矛盾,也开始升高到有爆发军事冲突的可能,因此日本应该尽量减少在
华的军事行动,但是为了扩大与苏联决战的战略纵深,日军最多可以考虑攻
占中国的内蒙与华北。就可立刻设法结束中国事变,而全力为与美、苏的决
战准备。但是来自陆军省的看法是,日军在华北,最多只要经过一场或是几
场主力决战,它就可以迫使中国放弃抵抗意志,而任日本予取予求。当时日
___________
5
持这种论点的“专家”之一,当然包括当时美国使馆驻华武官史迪威(Joseph Stilwell)上
校,后来出任中国战区参谋长。
第220页
本政府的如意算盘如下:最好的情况是在日军攻占平津之后,中国就被迫接
受日本的和平条件,让冀、察特殊化,日本就顺势攻占内蒙,控制华北。不
然日军可在黄河以北,捕捉并歼灭华军的主力兵团,顺带攻占内蒙古,中国
也必然屈服。最坏的打算是,主力仍在华北决战,但是另外派兵直接攻击长
江三角洲,拿下中国的工业、金融与政治中心(上海、南京),那么中国绝
对会投降的。但是日本绝对没有想到,他就是封锁了中国所有的海岸线,又
深入攻占通往四川的外围,中国仍然不放弃作战的意志。
20.4 战略上由中国主导全局
而在中国方面,若是从战略准备的角度而言,是真的不愿因为卢沟桥事
变的冲突,而提前展开与日本的历史决战,但是在政治与民心而言,卢沟桥
事变一旦被日本扩大为华北事变之后,就已经突破了中国抗日最后关头的底
线,迫使中国不得不就此进行全面抗战了。
蒋介石深知中日之战,原本是全球大战的一部分,中国此时与日本作
战,成为日苏与日美之间的战争的序战,所以拟定了非常悲壮的长期抗战方
针,准备以空间换取时间的焦土战略,这个空间就是中国人的领土与生命,
这个时间就是世界大战的来临。中国在作出重大牺牲之后,将会成为全球反
法西斯的中流砥柱。如此她必能因此一战而洗雪百年国耻,解除所有的不平
等条约,成为对全球最有贡献的国家之一。
但是这种战而不决,与败而不降的战略运用,必然是经历率战屡败的重
大的损失,以及严重的失败与挫折。中国既不能在战斗中获得决定性的胜
利,又不能以完全牺牲的悲壮方式,在战场上拼光所有的抵抗能力 -- 而是
要应付不断的失败,仍设法保留抗日的力量,继续在一连串失败中苦撑下
去。要想坚持去执行这种屡败屡战的战略,可以说是对中国领袖之领导能
力,以及民族决心最大的考验了。
当时在中国的各路诸侯与人民,尚未对蒋介石领导能力有完全的信心之
前,蒋必须先硬碰硬地与日决战,以重大的牺牲,打出民心士气的支持,然
后在不断地回避决战,让日军逐渐陷入中国广大的战略空间之中。等到国际
社会的大环境发生变化,大家了解日本侵略的最后目标,不仅是中国,而是
全世界,那么中国就可以与全球反法西斯的国家联合,对日本进行反攻了。
第221页
中日长达八年的全面战争中,在战场上,日本几乎是占到战术的绝对优
势,在大多数的战斗之中,日军都能以寡击众、发挥凌厉的攻势,因为日军
不但拥有素质佳与火力强的陆军部队,并且有海空军绝对优势武器的支援
(这是人类战争史上,首次大规模协同多军种与武器的立体作战),日军还
随时会使用国际社会禁止的化学武器攻击华军。同时以战场作战的表现而
言,日军是相当的勇敢与残忍,不过相对地也呆板与缺乏变化,日军在居于
优势与陷入绝望地玉碎表现,经常有超水准的演出。
虽然日本拥有战术的绝对优势,但是在战略的层面,确是中国在主导全
局,日本只是不断在被迫跟进。由于日本完全低估了中国抗日的民族主义精
神,华军可以做到虽然不断失败,但是仍然不屈不挠的抵抗下去。结果造成
日本欲进却无法最终消灭中国的抵抗力量与意志,欲退又无法从中国战场的
空间自拔,日本眼看自身一寸寸陷入了中国的战略泥沼之中,与面临国力耗
竭的危机,因此最终被迫孤注一掷冒险发动太平洋战争,而导致它最后战败
亡国的下场。
20.5 中、日领导层面的评比
在形式上,裕仁是身兼“大元帅”的日本最高军政领导人,但是实际
上,政府的大政方针,却是由有如“走马灯式”的不同军政势力所支配,裕
仁日皇只是在外表上,拥有近乎神格的地位与权威,皇军所有一切的作战意
志,都是以效忠这位神圣不可侵犯的皇帝为中心的。
不过裕仁并没有真正指导国家与指挥军队雄才大略的天赋与能力(这和
希特勒、史达林直接指挥与掌控战局的情形完全的不同),他多半只是被动
的处理来自军部、政府与元老、皇族之间的妥协意见,虽然裕仁对于军部,
特别是少壮派军人的一些跋扈犯上的作为,也感到震惊与不满,但是基本
上,在整个中日战争之中,裕仁曾经是相当热心支持日军侵略与扩张的政
策。
裕仁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对于日军不断侵略中国的辉煌战
绩,表现出相当的兴奋与关心,他对于日本整个侵略决策的过程,并非是处
在不知情或是无可奈何的状态,而是相当积极主动参与决策,偶尔也会有作
战的重点提示。只是作为日皇,裕仁不方便自己主动提出政策方针,多半是
第222页
接纳下属的共同意见而已。
而日本的基本战略演变,基本上是操纵在扩大派的军官手中,他们的
侵略,煽动了日本的民气,可是他们始终被自己的短视眼光(“见木不见
林”)所限制,而一步步被中国所设计之战略格局发展所左右。这是日本三
千年历史中唯一一次的对外大扩张,竟然没有真正的远大方略,也没有真正的
强势领导核心,所有涉及和、战的根本大政方针,都在激进与犹豫交替的状
况下,作出无远略、无持续性的抉择,最后当然只有落得惨败的下场了。
而在中国方面,当时整个的国家与社会,仍然处在农业社会的落后状
态,并无一套支持现代化战争运作的制度存在,来完成这个全民族历史生死
存亡的大决战。中国从大本营的指挥系统,到补充兵力的征兵制度,都刚在
草创与适应的阶段,更别提支持战争最为重要的工业与军需生产力的落后
了。
不过在领导的运作上,中国却有蒋介石作为抗日的领导中心与权威。因
为纵使到了全面抗战的时刻,中国所有的军政力量,仍然没有达到真正的统
一,也没有妥善划一的制度,只有蒋介石成为团结抗日运作的中心,协调一
切内外的势力,制定各种应对的策略,可以说他也是边学边用边调整。因此
在分析中国抗战史之时,就很难以一般的方法来看这场跨越时代的中日历史
决战,本质上,日本是站在已经现代化社会的阶段,但是中国才刚刚准备开
始现代化而已,两个对决的国家,完全处在不同的时代与环境之下。
从领导的层面分析,假如当时没有蒋介石的领导,中国几乎就没有办法
进行有组织的长期抗日,而很可能最多沦为游击与流亡政府,这样中国就不
可能争取到领土全面的光复,以及联合国四强的地位(当时国际强权曾计
划,将东北四省以及台湾列为“国际托管地”)。在没有完整制度的运作之
下,蒋介石个人的优缺点,以及中国当时的实际国情,都造成抗日战争历史
的复杂性。蒋介石作为抗日战争的关键领导人物,其主要的历史地位,并非
单纯指挥前线的军事作战(犹如大战时的英、美、苏以及德、日等国的将领
们一样),他最为重要的工作,是要设法领导这个国家认同尚未完全建立、
现代化生产与社会结构尚未奠定基础的中国,单独地对抗已整军经武,蓄意
侵略中国长达半世纪以上的日本强权。
根据历史的事实显示,蒋介石至少在个人方面,是一位相当有胆量的军
人,他曾经多次亲身前往战事非常激烈的战场视察,几度遭到近乎丧失生命
第223页
的近身攻击,但是蒋介石从来不曾对于个人生命的安危,而显露出任何犹豫
与畏怯。在掌握整个战争的最高战略原则上,蒋介石也能大体的不失原则。
至于在一些重要战场的指挥上,蒋并非杰出的指挥官,他最大的问题就是经
常“直接”干预前线战场部队调动的问题,蒋介石也缺乏历史上名将所拥有
的特殊军事直觉与指挥的天分,所以少有惊人的战场军事才华表现。当然有
些军事布局的考量,往往是要受限于当时的历史时空环境,以及全盘政略地
考虑,因此不能作出纯粹在军事上最佳的选择(尤其在中国抗日战争更是如
此)。
蒋介石领导中国的抗战,是要面临比军事战斗还要复杂的各种历史与制
度问题,虽然蒋介石的最为重要职称是“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但是其真正
重要的职责,并非是军事上的指挥工作,而是综合一切的力量,进行对日的
抗战,蒋介石一度身兼国民党总裁,国民政府主席,四川省主席,农民银行
理事主席、中央大学校长。因为当时的中国,根本就没有建立现代化的政府
与军事制度,蒋介石所统率的是一只还在发展与适应中的拼装部队,这支在
观念上,属于几个时代混杂的部队,没有共同的后勤系统与互通的训练基
楚,各个部队的领导人有着极其复杂的背景与不同的动机,他们还无法建立
真正互信与一致的指挥系统,而后勤补给又是如此的不足与缺乏,因此一切
都要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调节运作。从蒋介石对前线部队所下达“命
令”的形式与内容来看,除了是对中央军(因为都是他的军校学生)以外,
多半都是采取“建议”与“情商”的内容与语气,而命令的结果,对于雄霸
一方的诸侯而言,通常也都是“参考办理”而已。
蒋介石领导的抗日战争,最大的失败,还不是与日军对抗时,一些指挥
与战略布局的错误,他最大的失误,应该是来自无法应付盟国的压力 -- 而
非敌人日本的攻击。从盟国要求组织中国战区开始,蒋介石就陷在一连串决
策错误的危机之中,“盟国”苏联硬是切断援助中国的通路,英国又一再的
延后打通缅甸的通路,造成中国根本无法得到盟国的援助,而面对战力全面
耗竭的危机。
加上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对于中国整个抗日战力的破坏,简直比任何
对华作战的日军指挥官还要严重。史迪威对中国战区的恶意中伤,造成盟国
低估中国的战略地位,减少对中国战区急需之战力的援助,史氏又积极经
营、扩大中国内部的权力斗争,后来更造成中日最后决战时(日军的“一号
第224页
作战计划”)作战资源之严重误置,结果是中国几乎全面的惨败,盟国也就
顺理成章的阴谋出卖了中国应有的权益。
在这场历史决战之中,日本的战略指导原则,从速战速决,演变为以战
养战,最后企图以击败中国作为决战的筹码,当然都有其设想的观点,但是
日本自始至终所犯的错误是,过度地低估中国抗日的决心与意志,因此日方
在每项战略实施之时,都没有全力的投入;日本同时还要留一手以防美苏的
插手,结果日军每次的战略行动,也就都没有达成其原先的设想。反观中国
方面的战略布局,从血战牺牲以建立抗日决心,从以空间换取时间的坚忍,
从委曲求全争取盟国的合作,前两个掌握得相当适当,只有最后一项是错估
了盟国的立场,因此使得中国对日抗战,最后落得一个被盟国出卖的“惨
胜”下场。
平心而论,第二次中日战争在正面的战场作战中,除了少数几场的防御
作战的胜利之外(但是有几场胜利对整个中日战争却产生了战略关键性的影
响),中国几乎都是在挨打的局面,可以说是屡败屡战(当然也是屡战屡
败),但是中国能够在经历近乎全败的挫折之下,仍然坚持地打下去,这种
民族的毅力,可以说是旷古罕见的;而日军虽然多数都能取得战场的胜利,
但是却一直拿不出全力结束中国作战的决断,在和、战之间,徘徊挣扎,最
终将战力消耗殆尽,从这里可以看出日本没有成为决定历史的大国格局。而
就战略的层次而论,则是中国的持久战略取得全盘的优势,日本的速战速决
战略,一直被中国拖着而成为空想,日本甚至不知道该如何结束这场战争。
历史上战争胜败的主导关键,是在于政略与战略的高下。只有在战略
上,能够主动与支配整个战局,才会导致最终的战争胜利,而在战场上的一
些胜负表现,实在是兵家常事而已。中国是在战争的各个层次上,都落后于
日本,但是中国一直掌握战略的主动,中国人不怕牺牲,结果获得了最后胜
利。假如用最为简单的方式来归纳中日之战的胜败基本原因,那么就是中国
做到了“纵使战到一兵一枪,中国也决不停止抗战”,但是日本做不到“一
亿人玉碎”的牺牲。
www.ccina.com
中国失土收复论坛
郑浪平 《不朽的光荣 - 第二次中日战争史》
www.npla.org/glory